印刷机械行业
来源:申华机械 时间:2018/5/28 11:23:06 |
1.印刷机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产能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印刷机械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能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印刷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两位数的年平均速度增长,2017年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规模总量排位于德国、日本、美国之后,处于世界第四位。 全国印刷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由改革初期的50余家,到2001年规模以上的138家,增加至2015年的308家,总数增长了123%;行业从业人员2001年的3.85万人增长至2015年5.06万人,增长32%。
2.实现产能规模与质量效益同步提高 我国印刷机械产业在高速增长、规模扩张的同时,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水平已基本实现由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不断彰显。2001-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印刷专用设备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而对应全行业固定资产总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全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从要素投入产出比中可以看出,创新、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这表明我国印刷机械发展开始由要素驱动向创新和科技进步驱动转变。
3.民营经济崛起 资本结构多元化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印刷机械领域,作为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高度竞争性行业,民营资本急剧增长。2015年印刷机械行业民营资本占比达到90%以上,民营企业已成为印刷机械行业的主力军。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重组上市,资本结构呈多元化,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变。
4.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产业布局发生变化,产业链体系逐渐形成。 最初主要以北京、上海为主要的印刷机械制作基地。北京、上海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直辖市,同样是印刷装备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上海是我国近代印刷设备的摇篮,具有深厚的印刷工业基础和实力。北京是我国文化中心,这里凝聚全国近五分之二的出版机构,图书和报纸总印数各占19%左右。期刊总数占29%。良好的市场环境构成地缘优势。此外,印刷机械的科研教育、人才培训机构主要集聚于北京、上海,地缘人才优势十分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及市场变化,北京、上海由胶印机生产基地逐步发展为胶印机、数字印刷机、印后设备、印刷耗材等多门类系列产品。同时在全国不同区域陆续出现了各类不同的印刷装备及器材的生产基地。陕西印刷装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凹印机、柔性版印刷生产基地,天津发展成为模切机生产基地,浙江形成标签印刷、丝网印刷、CTP计算机直接制版设备、各类包装印后生产集群,深圳形成书刊印后生产基地,河北、江苏一些企业在印后包装设备制造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陕西、河南分别形成了凹印版材、胶印版材的生产基地。这些产业聚集地,在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政府政策引导,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使我国装备印刷产业,从印前、印中、印后、数码及包装各类工艺处理方面都形成了品种门类齐全、设施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促进了我国印刷业的健康发展。
|
相关新闻: 印刷工业概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