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械工业四十载
来源:申华机械 时间:2018/5/28 11:24:50 |
印刷装备是印刷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印刷工业告别了“铅与火”,走过了“光与电”,现如今进入 “数与网”的时代。当前,数字技术正成为印刷传媒的基础技术,印刷设备体现了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制造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国家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印刷机械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印刷领域发达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已彻底淘汰了铅字排版,全面实现电子照排。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国批准设立了“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项目,即 “748”工程。我国当时的印刷业,排字制版、胶印制版和书刊装订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印刷以铅印为主,生产效率很低。印刷技术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很落后,印刷产能严重不足,出版任务和印刷产能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印刷周期长,出书慢。1981年全国出版任务要求印刷为2550万令,而书刊印刷厂能力仅为1921万令,相差629万令。排字能力相差十亿字左右,一本普通图书从发稿到出书一般要半年左右,科技类书要七、八个月,画册要一年。印刷机械行业制造厂只有50多家,职工2万多人,年产量不过2万多吨,如此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印刷业发展的需要。 为改变我国印刷技术落后的状况,1982年在中宣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了由范慕韩同志任组长,文化部、机械部、电子部和轻工部代表参加的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制定了印刷技术装备的“六五”发展规划。规划结合我国当时印刷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状,瞄准国际上前沿的印刷技术,对技术改造方向作了高度提炼和概括,制定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十六字”技术发展方向,并且提出了22项重点发展的新产品和19家重点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13项印刷机械引进制造技术项目,28项引进样机,进口了一批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装备,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至1984年底,印刷机械制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生产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到1985年印刷机械年产量达到4万多吨。 “748”工程中王选开发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也于1981年通过了部级鉴定。在不断的试验研究、试用改进的过程中,经过王选和系统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1987年底,经济日报激光照排系统通过了国家验收,意味着我国自主创新的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排系统开始推广应用。1988年7月18日,经济日报撤销铅排车间,甩掉了全部铅字和铅排作业。由此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中国印刷业内展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报业率先甩掉铅印,实现了胶印。随之出版、包装、办公、商业等领域相继全面推广应用,到20世纪末,全国印刷行业完成了从铅排铅印到照排胶印的历史性转变。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被誉为继中国古代雕版及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中国印刷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
相关新闻: 如何选择全自动纸盒成型机 全自动纸盒加工设备厂家——平阳申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中网市场发布:温州申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平阳申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申华"系列鞋盒成型机包装机械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19中国国际彩盒展-平阳申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